1. 名词与产品边界定义
POE网络防雷器(PoE SPD):用于IEEE 802.3af/at/bt 供电的以太网线路(数据对+供电对)上的浪涌/雷击过电压保护装置,通常采用RJ45接口,兼顾数据传输完整性与直流供电安全。
二合一网络浪涌保护器:指同时对“网络信号线 + 直流/交流电源线”或“差模+共模”两类路径进行一体化防护的装置。广义上也包括“单只设备内部集成数据线与PoE电源线保护”方案。
适用标准:IEC/EN 61643-21、GB/T 18802.21、YD/T 1542、ITU-T K.21/K.45 等低压信号/通信线路浪涌保护标准;网络性能参考IEEE 802.3系列协议。
2. 工作原理概述
多级限压+泄放组合:
一级泄放器件(如气体放电管 GDT、放电管+TSS):承受大能量,负责快速分流至地;
二级限压器件(如高能TVS、MOV、SIDACtor):在一级动作后继续钳位残压,保护后级设备端口;
三极/四极保护拓扑:通过共模+差模组合,兼顾线-地、线-线过电压抑制。
高速信号保持:采用低电容(≤3 pF)TVS阵列、匹配阻抗设计(100 Ω差分)与低插入损耗结构,确保1000Base-T/2.5G/5G/10G以太网带宽不受影响。
PoE供电路径保护:对供电对线(Mode A: 1/2,3/6;Mode B: 4/5,7/8;4PPoE全四对)采用更高Uc的TVS/MOV(常见额定60 V~75 V),并保证不影响DC供电连续性与PSE侦测握手。
放电路径与接地:SPD内部将泄放电流通过最短路径引至PE端,要求安装时保证接地引线短、粗、直(≥4 mm²铜线,长度<0.5 m)。
3. 二合一网络SPD的典型结构与型号划分
RJ45进出 + DC端子/防雷器一体化:一台设备内含RJ45 PoE线路保护模块 + 额定48~57 V DC电源输入保护模块。
RJ45进出 + AC 220 V电源保护模块:适用于小型前端箱体,将摄像机/无线AP的AC适配器与网络线统一防护。
多端口汇聚型:8/16/24口RJ45+PoE口集中保护,适合汇聚交换机前端。
户外防水盒集成型:集防雷器、光纤收发器、PoE分离器、供电模块于一体,减少现场连线数量。
4.地凯科技原理级部署方案(LPZ理念)
LPZ0A/0B → LPZ1 → LPZ2 分区原则:
室外网线/电源线进入建筑前端设一级泄放SPD;
设备前端(交换机/PSE/IPC)设二级限压SPD;
机房总接地网与SPD地端做等电位连接,接地电阻≤4 Ω(通信机房可≤1 Ω)。
5.1 单点前端设备(IPC摄像机)部署示例
室外杆塔顶端摄像机 →(防水接线盒内放置RJ45+PoE二合一SPD)→ 室外网线 → 建筑引入处一级RJ45 SPD → 交换机/监控主机前端二级SPD
若为直流供电摄像机:
DC 12/24 V电源线进入摄像机前设DC专用SPD;
如采用二合一设备,则RJ45与DC共箱防护。
5.2 无线AP/小基站部署示例
屋顶/廊道AP:
AP附近防水盒内放置PoE二合一SPD;
垂直走线进入机房处再设一级RJ45 SPD;
机房PoE交换机端口前设模块化RJ45 SPD或机架式汇聚SPD。
5.3 工业现场(PLC/IPC/工控交换机)
室外传感器/摄像头采用PoE供电,现场控制柜内将RJ45口接入DIN导轨式二合一SPD;
控制柜电源母排上加装 Class II/III 电源SPD,与信号SPD共接地。
5.4 智慧路灯/智能安防杆
杆体内汇聚:交流输入 → AC SPD;交换机/分离器 → RJ45/PoE SPD;
通过共箱组合减少占用空间与接线复杂度。
6. 地凯科技POE网络防雷浪涌保护器行业应用方案
6.1 安防监控(IP Camera)
痛点:室外摄像机分布广、供电与数据同线传输,极易受雷感应。
方案:
每个摄像点位使用IP65防护等级的PoE二合一SPD;
杆体内PE点与SPD地端最短连接;
机房汇聚交换机前端采用机架式24口RJ45 SPD;
与视频存储服务器配置电源SPD,统一接地。
参数建议:
PoE端 Uc≥60 V,Imax≥10 kA;
数据端 Up≤100 V,带宽≥250 MHz;
SPD响应时间≤1 ns。
6.2 智慧园区/楼宇网络
痛点:楼宇间长距离网线、园区POE AP密集。
方案:
楼与楼之间的弱电井出口设一级RJ45 SPD;
每层弱电间交换机端口前采用模块化RJ45 SPD;
室外AP点位使用二合一SPD并选用防水外壳;
建立等电位连接系统,弱电间PE母排与总等电位排可靠连接。
6.3 轨道交通/铁路通信系统
痛点:线路长、雷暴区多、电磁环境复杂。
方案:
区间AP、对讲终端、摄像头采用二合一SPD;
通信机房内采用机架式集中保护与光电隔离联合使用;
采用多级保护及LPZ分区策略,确保信号稳定。
6.4 石化/能源/风电场
痛点:易燃易爆环境,现场设备数量庞大且分散。
方案:
防爆型防雷盒(Ex d)内集成PoE二合一SPD;
接地系统采用环形接地网,电阻≤1~2 Ω;
与DCS/SCADA系统间做光电混合传输,关键节点SPD+光纤隔离。
6.5 智慧农业与远程监测
痛点:室外环境恶劣,设备维护困难。
方案:
使用集成太阳能供电+PoE分配+SPD的一体化箱体;
采用IP67等级,预留接地桩;
定期巡检SPD劣化指示(状态窗口/遥信触点)。
7. 选型流程与计算示例
确认网络速率与PoE等级:
100M/1000M/10G?PoE af(15.4 W)/at(30 W)/bt(60~90 W)?
确定浪涌等级:依据当地雷暴日、线路长度、安装环境(室外/室内)。
一般室外杆体建议Imax≥10 kA,机房内部Imax≥5 kA。
匹配接口与安装方式:
RJ45直通式、模块式(打线端子)、屏蔽/非屏蔽、DIN导轨、19"机架。
验证残压与设备耐压:
交换机端口一般耐受80~150 V的瞬态,故Up宜≤100 V;
PoE供电线耐受可按1.2×输出电压计,Up控制在200 V以内。
接地与布线设计:
接地线长度L每增加1 m,残压增加约1~2 kV(估算),故必须最短直线接地;
接地与等电位排连接,避免“悬浮地”引入反击。
选型实例
场景:室外IP摄像机(IEEE 802.3at,30 W),距离机房120 m。
建议型号:RJ45千兆PoE二合一SPD,Uc(data)=6 V,Uc(PoE)=60 V,Imax=10 kA,Up(data)≤100 V,IP65外壳。
机房端:24口机架式RJ45 SPD,Imax=5 kA,Up≤120 V。
电源侧:机房总配电箱安装Class II 40 kA电源SPD。
8. 施工与维护要点
安装步骤:
断电并确认线路标识;
依据箭头/IN-OUT方向接入RJ45;
将SPD地端可靠连接至接地排;
检查插入损耗(可用Fluke测试仪),确保链路通过;
恢复供电并验证PoE供电正常。
接地要求:
接地电阻:通信/IT机房≤1 Ω,普通建筑≤4 Ω;
接地线截面积≥4 mm²铜线或≥16 mm²铝线。
巡检与更换:
SPD带有失效指示窗口/遥信端子时,应接入监控系统;
每年雷雨季前后做抽检,发生一次大雷击后建议更换关键点位SPD。
文档与标识:
施工后整理“SPD布点图”、“接地拓扑图”、“测试记录表”;
标明型号、安装日期、责任人,方便后续维护。
9.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FAQ)
Q1:安装SPD后PoE不供电?
检查SPD是否满足PSE检测要求(漏电流过大会导致检测失败);确认接线顺序、IN/OUT方向是否正确。
Q2:千兆链路速率降为100M?
可能是SPD带宽不足或内部阻抗不匹配;检查网线质量和接插件屏蔽是否良好。
Q3:多级SPD如何防止“反击”?
控制级间距离,确保上级泄放、下级限压,地线等电位;必要时加入隔离/滤波模块。
Q4:能否用光纤替换网线彻底解决?
光纤可避免雷感应在数据侧的引入,但PoE供电仍需铜缆;或采用光纤+本地DC供电,DC侧同样需要SP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