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新研究指出,子女的出生性别可能不是简单的随机事件,而是可能受到母体特定因素的复杂调控。研究者们发现,母亲的年龄与遗传特征与只生男孩或只生女孩的现象显著相关。当母亲生育年龄越大时,越有可能连续生下相同性别的孩子。该研究于2025年7月18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作者是来自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等机构的一支研究团队。 该研究分析了超过58000名美国女性及其生育的超过14万名子女的数据,时间跨度长达近60年。研究者首先检验了子女的性别分布是否遵循简单的“二项分布”,即每次生育都是一次独立的、概率均等的“抛硬币”。结果清晰地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在拥有三个或更多子女的家庭中,清一色男孩或清一色女孩的家庭数量,显著高于纯随机模型下的预期。 这意味着并非所有家庭的“硬币”都是公平的。每个家庭(或者说,每位母亲)可能都因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拥有一个独特的、略微偏向男孩或女孩的内在概率。 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本该对半开的性别分布?在排除了生育选择行为的影响后,一项关键发现浮出水面:首次生育年龄较大的母亲,更有可能拥有单一性别的子女:首次生育年龄超过 28 岁的女性,以后只生一种性别的孩子的可能性为 43%,而首次生育年龄低于 23 岁的女性,以后只生一种性别的孩子的可能性为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