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可以在同一电路板上为不同模块采用独立的 LDO 供电,并让它们共地,这是一种常见且合理的电源设计方法。以下是关键分析、优势、注意事项和实际建议:
1. 这种方案的优点
(1)电源隔离与低噪声
每个模块由独立的 LDO 供电,可避免模块之间的电源噪声耦合(例如数字模块的开关噪声影响敏感的模拟电路)。
适合对噪声敏感的电路(如 ADC、传感器、射频模块等)。
(2)灵活性与可靠性
不同模块可以按需选择不同的电压(例如 3.3V、1.8V 等),无需依赖同一电源轨。
单个模块的故障(如短路)不会直接影响其他模块的供电(前提是 LDO 有过流保护)。
(3)热分布优化
功耗分散在多个 LDO 上,避免单颗 LDO 过热(尤其在高电流或高压差场景)。
2. 关键注意事项
(1)共地设计
必须确保所有 LDO 的地(GND)在一点连接(“星型接地”或“单点接地”),避免地环路引入噪声。
示例:
将所有 LDO 的 GND 引脚直接连接到主电源的接地平面(或通过粗短走线)。
避免模块间的地线形成环路(如 daisy-chain 连接)。
(2)LDO 选型
输入电压范围:确保所有 LDO 的输入电压(如 5V)兼容上游电源(如 DC-DC 或电源适配器)。
输出电流能力:根据每个模块的峰值电流选择 LDO(留 20%~50% 裕量)。
静态电流:若为电池供电设备,需选择低静态电流(Iq)的 LDO 以延长续航。
(3)布局与退耦
每个 LDO 的输入/输出端应就近放置 低 ESR 电容(如 1~10μF 陶瓷电容 + 0.1μF 高频电容),遵循数据手册推荐值。
模块供电走线尽量短且宽,减少压降和噪声。
(4)上电顺序控制(可选)
若某些模块需要特定上电顺序(如 FPGA 需先上电内核电压后上电 I/O 电压),需通过 LDO 的使能(EN)引脚或外部时序电路控制。
3. 典型应用场景
(1)混合信号系统
独立为数字部分(如 MCU)、模拟部分(如运放)、射频模块供电,避免数字噪声干扰模拟信号。
(2)多电压需求
例如:
MCU:3.3V(LDO1)
传感器:2.5V(LDO2)
外设:1.8V(LDO3)
(3)高可靠性设计
关键模块(如通信接口)独立供电,即使其他模块故障也能保持部分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