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汇集网友智慧,解决技术难题

标准化技术研究

TA的家园币:62  

  • 【征集】四大 BMS 核心标准立项,共破行业瓶颈,抢占技术高地

    新能源产业正处于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关键期:《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提升电池管理系统(BMS)智能化水平”,《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使用管理办法》要求2025年前实现BMS核心部件性能标准化。在此背景下,四项BMS核心标准同步启动立项,现面向全产业链征集参编企业,共同填补行业空白:​《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BMS)微控制单元(MCU)技术要求》​《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BMS)电量计(SOC)技术要求》​《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BMS)ADC芯片技术要求》​《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源管理芯片技术要求》​四大标准直击产业痛点,精准破局​1.MCU标准:解决“算力不匹配”难题​当前BMS用MCU算力跨度从50MHz到150MHz,导致同一车企不同车型的电池管理逻辑难以统一,某新能源车企因适配3种MCU型号,年额外支出调试费用超500万元。标准将明确车规级MCU的算力基线、接口协议及抗干扰指标,降低产业链协同成本。​2.SOC标准:终结“续航虚标”争议​行业调研显示,38%的新能源汽车用户投诉源于SOC估算偏差(实际续航与显示偏差超15%),标准将规范SOC在-20℃~60℃环境下的误差阈值(拟限定≤5%)及动态校准周期,倒逼技术升级。​3.ADC芯片标准:消除“采样精度参差”隐患​ADC芯片采样误差超2mV时,可能导致电池过充过放风险上升40%。标准将界定不同功率等级BMS的ADC采样分辨率(拟要求≥16位)及温漂系数,从硬件层保障数据可靠性。​4.电源管理芯片标准:“兼容性差”困境​某储能项目因混用3家厂商的电源管理芯片,出现12%的模块通讯故障。标准将统一输入输出电压范围、纹波抑制比等关键参数,使跨品牌替换兼容性提升至90%以上。​参编企业可抢占三大战略先机​1.政策赋能,降本增效​纳入“国家新能源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培育名单,享受地方政府研发补贴上浮20%(如深圳对参编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专项补助);​凭“标准起草单位”资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