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防雷指南 发表于 2025-6-24 14:11

详解配电箱过欠压与浪涌保护器核心差异

一、配电箱里的“电压守护者”:过欠压保护器的技术逻辑过欠压保护器作为配电系统的电压监测中枢,其核心功能在于实时追踪电源电压波动。该装置通过内置的电压传感模块与延时执行机构(如磁保持继电器)联动,当电压超出预设阈值范围时(例如过压动作值设定为275±5Vac、欠压动作值160±5Vac),会在毫秒级时间内切断电路。这种保护机制专门针对持续性电压异常,比如电网故障引发的长期过压,或线路老化导致的欠压问题,通过串联在配电线路中的安装方式,为后端电器构建基础防护屏障。二、瞬态电压的“拦截者”:浪涌保护器的防护特性浪涌保护器(SPD)则聚焦于瞬态过电压场景,其设计遵循IEC61643标准,可承受10/350μs雷电流波形等高能冲击。设备内部的压敏电阻(MOV)或气体放电管(GDT)等非线性元件,能在纳秒级时间内将浪涌电流泄放入地,并将电压箝位在安全范围(如L-N间箝位电压1.5kV)。典型应用包括直击雷防护、大功率设备启停产生的电压尖峰抑制,通过并联在被保护设备前端的安装方式,形成瞬态过电压的第一道防线。三、安装布局与协同防护策略两类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存在显著差异:过欠压保护器需串联在配电箱主电路中,实现全回路电压监测;浪涌保护器则根据场景需求,可安装于建筑总进线、配电箱或设备前端,以并联方式完成瞬态能量泄放。在实际配电系统中,二者需协同工作——浪涌保护器应对雷雨天的瞬时高压冲击,过欠压保护器则在电压持续异常时切断电源。若仅安装单一设备,将形成保护盲区:SPD无法阻止持续过压对电机的烧毁风险,而过欠压保护器对雷击瞬态高压无效。四、专业选型与系统防护要点综上,配电系统的全面防护需兼顾持续性与瞬态电压异常。易造建议在配电箱设计中同步配置过欠压保护器与浪涌保护器,前者优先选择响应时间毫秒级、阈值设定匹配电网环境的型号,后者需根据雷暴日参数选用适配的冲击电流规格(如25kA~80kA)。唯有通过两类设备的功能互补,才能构建覆盖“持续异常-瞬态冲击”的完整防护体系,确保电气设备运行安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详解配电箱过欠压与浪涌保护器核心差异